交通違章查詢網

        交通違章查詢

        所有地區
        當前位置: 交通違章查詢網 > 法規 > 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

        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

        時間:2018-01-17

        【導讀】《2018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是道路運輸行業的最新政策,對衛星導航產業而言無疑是一種興奮劑、催化劑,必將深刻影響產業的整體走向。進一步加強了安全管理的信息化進程,相比此前的政策,對各個運營主體責權利的劃分更為詳細,操作性也更強。與此同時,在部令背景下,在多年實踐中,道路運輸企業對衛星導航運營商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實用的要求。

        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

        【發文字號】:交通運輸部令2016年第55號
        【執行時間】:20140701
        【信息來源】:交通運輸部

        目錄

        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關于修改《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的決定

        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決定對《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交通運輸部 公安部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2014年第5號)作如下修改:
        刪除第十一條第(一)項中的“組織機構代碼證、”。
        本決定自2016年4月20日起施行。
        《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正,重新公布。

        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

        (2014年1月28日交通運輸部 公安部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發布 根據2016年4月20日《交通運輸部 公安部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關于修改〈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的決定》修正)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為加強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 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道路運輸車輛安裝、使用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星定位裝置(以下簡稱衛星定位裝置)以及相關安全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道路運輸車輛,包括用于公路營運的載客汽車、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半掛牽引車以及重型載貨汽車(總質量為12噸及以上的普通貨運車輛)。
        第四條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應當遵循企業監控、政府監管、聯網聯控的原則。
        第五條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安全監管部門依據法定職責,對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控工作實施聯合監督管理。

        第二章 系統建設

        第六條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系統平臺應當符合以下標準要求:
        (一)《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系統平臺技術要求》(JT/T 796);
        (二)《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系統終端通訊協議及數據格式》(JT/T 808);
        (三)《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系統平臺數據交換》(JT/T 809)。
        第七條在道路運輸車輛上安裝的衛星定位裝置應符合以下標準要求:
        (一)《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系統車載終端技術要求》(JT/T 794);
        (二)《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系統終端通訊協議及數據格式》(JT/T 808);
        (三)《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
        (四)《汽車行駛記錄儀》(GB/T 19056)。
        第八條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系統平臺和車載終端應當通過有關專業機構的標準符合性技術審查。對通過標準符合性技術審查的系統平臺和車載終端,由交通運輸部發布公告。
        第九條道路旅客運輸企業、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企業和擁有50輛及以上重型載貨汽車或者牽引車的道路貨物運輸企業應當按照標準建設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控平臺,或者使用符合條件的社會化衛星定位系統監控平臺(以下統稱監控平臺),對所屬道路運輸車輛和駕駛員運行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和管理。
        第十條道路運輸企業新建或者變更監控平臺,在投入使用前應當通過有關專業機構的系統平臺標準符合性技術審查,并向原發放《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備案。
        第十一條提供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控社會化服務的,應當向省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備案,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營業執照;
        (二)服務格式條款、服務承諾;
        (三)履行服務能力的相關證明材料;
        (四)通過系統平臺標準符合性技術審查的證明材料。
        第十二條旅游客車、包車客車、三類以上班線客車和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在出廠前應當安裝符合標準的衛星定位裝置。重型載貨汽車和半掛牽引車在出廠前應當安裝符合標準的衛星定位裝置,并接入全國道路貨運車輛公共監管與服務平臺(以下簡稱道路貨運車輛公共平臺)。
        車輛制造企業為道路運輸車輛安裝符合標準的衛星定位裝置后,應當隨車附帶相關安裝證明材料。
        第十三條道路運輸經營者應當選購安裝符合標準的衛星定位裝置的車輛,并接入符合要求的監控平臺。
        第十四條道路運輸企業應當在監控平臺中完整、準確地錄入所屬道路運輸車輛和駕駛人員的基礎資料等信息,并及時更新。
        第十五條道路旅客運輸企業和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企業監控平臺應當接入全國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系統(以下簡稱聯網聯控系統),并按照要求將車輛行駛的動態信息和企業、駕駛人員、車輛的相關信息逐級上傳至全國道路運輸車輛動態信息公共交換平臺。
        道路貨運企業監控平臺應當與道路貨運車輛公共平臺對接,按照要求將企業、駕駛人員、車輛的相關信息上傳至道路貨運車輛公共平臺,并接收道路貨運車輛公共平臺轉發的貨運車輛行駛的動態信息。
        第十六條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在辦理營運手續時,應當對道路運輸車輛安裝衛星定位裝置及接入系統平臺的情況進行審核。
        第十七條對新出廠車輛已安裝的衛星定位裝置,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拆卸。除危險貨物運輸車輛接入聯網聯控系統監控平臺時按照有關標準要求進行相應設置以外,不得改變貨運車輛車載終端監控中心的域名設置。
        第十八條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負責建設和維護道路運輸車輛動態信息公共服務平臺,落實維護經費,向地方人民政府爭取納入年度預算。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建立逐級考核和通報制度,保證聯網聯控系統長期穩定運行。
        第十九條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安全監管部門間應當建立信息共享機制。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安全監管部門根據需要可以通過道路運輸車輛動態信息公共服務平臺,隨時或者定期調取系統數據。
        第二十條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擅自泄露、刪除、篡改衛星定位系統平臺的歷史和實時動態數據。

        第三章 車輛監控

        第二十一條道路運輸企業是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控的責任主體。
        第二十二條道路旅客運輸企業、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企業和擁有50輛及以上重型載貨汽車或牽引車的道路貨物運輸企業應當配備專職監控人員。專職監控人員配置原則上按照監控平臺每接入100輛車設1人的標準配備,最低不少于2人。
        監控人員應當掌握國家相關法規和政策,經運輸企業培訓、考試合格后上崗。
        第二十三條道路貨運車輛公共平臺負責對個體貨運車輛和小型道路貨物運輸企業(擁有50輛以下重型載貨汽車或牽引車)的貨運車輛進行動態監控。道路貨運車輛公共平臺設置監控超速行駛和疲勞駕駛的限值,自動提醒駕駛員糾正超速行駛、疲勞駕駛等違法行為。
        第二十四條道路運輸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動態監控管理相關制度,規范動態監控工作:
        (一)系統平臺的建設、維護及管理制度;
        (二)車載終端安裝、使用及維護制度;
        (三)監控人員崗位職責及管理制度;
        (四)交通違法動態信息處理和統計分析制度;
        (五)其他需要建立的制度。
        第二十五條道路運輸企業應當根據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以及車輛行駛道路的實際情況,按照規定設置監控超速行駛和疲勞駕駛的限值,以及核定運營線路、區域及夜間行駛時間等,在所屬車輛運行期間對車輛和駕駛員進行實時監控和管理。
        設置超速行駛和疲勞駕駛的限值,應當符合客運駕駛員24小時累計駕駛時間原則上不超過8小時,日間連續駕駛不超過4小時,夜間連續駕駛不超過2小時,每次停車休息時間不少于20分鐘,客運車輛夜間行駛速度不得超過日間限速80%的要求。
        第二十六條監控人員應當實時分析、處理車輛行駛動態信息,及時提醒駕駛員糾正超速行駛、疲勞駕駛等違法行為,并記錄存檔至動態監控臺賬;對經提醒仍然繼續違法駕駛的駕駛員,應當及時向企業安全管理機構報告,安全管理機構應當立即采取措施制止;對拒不執行制止措施仍然繼續違法駕駛的,道路運輸企業應當及時報告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并在事后解聘駕駛員。
        動態監控數據應當至少保存6個月,違法駕駛信息及處理情況應當至少保存3年。對存在交通違法信息的駕駛員,道路運輸企業在事后應當及時給予處理。
        第二十七條道路運輸經營者應當確保衛星定位裝置正常使用,保持車輛運行實時在線。
        衛星定位裝置出現故障不能保持在線的道路運輸車輛,道路運輸經營者不得安排其從事道路運輸經營活動。
        第二十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衛星定位裝置以及惡意人為干擾、屏蔽衛星定位裝置信號,不得篡改衛星定位裝置數據。
        第二十九條衛星定位系統平臺應當提供持續、可靠的技術服務,保證車輛動態監控數據真實、準確,確保提供監控服務的系統平臺安全、穩定運行。

        第四章 監督檢查

        第三十條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充分發揮監控平臺的作用,定期對道路運輸企業動態監控工作的情況進行監督考核,并將其納入企業質量信譽考核的內容,作為運輸企業班線招標和年度審驗的重要依據。
        第三十一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將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控系統記錄的交通違法信息作為執法依據,依法查處。
        第三十二條安全監管部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認真開展事故調查工作,嚴肅查處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責任單位和人員。
        第三十三條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安全監管部門監督檢查人員可以向被檢查單位和個人了解情況,查閱和復制有關材料。被監督檢查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積極配合監督檢查,如實提供有關資料和說明情況。
        道路運輸車輛發生交通事故的,道路運輸企業或者道路貨運車輛公共平臺負責單位應當在接到事故信息后立即封存車輛動態監控數據,配合事故調查,如實提供肇事車輛動態監控數據;肇事車輛安裝車載視頻裝置的,還應當提供視頻資料。
        第三十四條鼓勵各地利用衛星定位裝置,對營運駕駛員安全行駛里程進行統計分析,開展安全行車駕駛員競賽活動。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對未按照要求安裝衛星定位裝置,或者已安裝衛星定位裝置但未能在聯網聯控系統(重型載貨汽車和半掛牽引車未能在道路貨運車輛公共平臺)正常顯示的車輛,不予發放或者審驗《道路運輸證》。
        第三十六條違反本辦法的規定,道路運輸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3000元以上8000元以下罰款:
        (一)道路運輸企業未使用符合標準的監控平臺、監控平臺未接入聯網聯控系統、未按規定上傳道路運輸車輛動態信息的;
        (二)未建立或者未有效執行交通違法動態信息處理制度、對駕駛員交通違法處理率低于90%的;
        (三)未按規定配備專職監控人員的。
        第三十七條違反本辦法的規定,道路運輸經營者使用衛星定位裝置出現故障不能保持在線的運輸車輛從事經營活動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800元罰款。
        第三十八條違反本辦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一)破壞衛星定位裝置以及惡意人為干擾、屏蔽衛星定位裝置信號的;
        (二)偽造、篡改、刪除車輛動態監控數據的。
        第三十九條違反本辦法的規定,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具有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情形之一的,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條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安全監管部門工作人員執行本辦法過程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四十一條在本辦法實施前已經進入運輸市場的重型載貨汽車和半掛牽引車,應當于2015年12月31日前全部安裝、使用衛星定位裝置,并接入道路貨運車輛公共平臺。
        農村客運車輛動態監督管理可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四十二條本辦法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

        政策解讀:

        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日前發布《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對旅游包車、三類以上班線客車、危險品運輸車及重型載貨汽車、半掛牽引車等運輸車輛要求加強動態監督管理。《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的施行力求對運輸車輛動態監管常態化。

        一、增強運輸車輛安全性

        伴隨我國道路運輸業快速發展,道路交通安全問題逐步凸顯。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逐年增加,目前,我國貨車安全事故死亡率比較高。據統計,2012年,全國發生貨車造成的交通事故3.4萬起,造成1.7萬人死亡,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交通事故25起。

        全國貨車的萬車死亡率是19.58%,比同期全國機動車的萬車死亡率高出1.3倍,貨車造成的交通事故致死率和平均單起事故死亡人數也比同期全國相應指標高出50%以上。另外,貨運組織化程度比較低,我國大約有2000多萬輛車,70多萬戶,安全管理措施、政策法規很難實行。

        對此,近年來國務院和交通運輸部等部委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要求加強對道路運輸車輛的監管。2012年,國務院安委會下發《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15年,重型貨車動態監管達到95%,同時建立貨運安全監管服務平臺。

        之后,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國家發改委印發《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中央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要求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明確所有車輛必須裝定位裝置,接入道路貨運安全監管服務平臺,交通運輸部組織起草了《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

        《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對包括旅游包車、三類以上班線客車、危險品運輸車以及重型載貨汽車、半掛牽引車等運輸車輛,進行動態監控工作實施聯合監督管理。從運輸企業管理的角度對新設立的運輸企業嚴格把關,對嚴格管理制度和安全市場的條件進行審核把關。

        二、動態監管有技術支撐

        據了解,國務院很重視道路交通安全和物流平臺建設問題,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兩次指示,“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對車輛運輸實行安全管理,是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建設的重要措施”,并明確由交通運輸部牽頭,聯合公安部、安監總局對車輛運輸實行安全管理。交通運輸部2009年底發文,要求各級地方交通主管部門開展重點營運車輛衛星導航聯網聯控建設工作。

        之后,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安監總局又聯合發文,進一步明確加強和改進道路客運安全工作。為此,交通運輸部聯合解放軍總裝備部共同投資,以全國聯網聯控系統為基礎,啟動建設衛星定位導航終端的全國監控服務平臺和全國貨運公共服務平臺的示范工程。

        據介紹,道路貨運公共平臺是實現貨運車輛數據匯總、信息交互和第三方監管的公益性平臺。將貨運車輛通過車載衛星定位裝置接入貨運平臺,可為個體貨運車輛及小型貨運企業提供動態監控服務,也可為大中型貨運企業的監控平臺提供所屬車輛的動態數據接入服務,可以有效解決個體貨運車輛及小型貨運企業的車輛監控主體缺失問題,也有利于引導大中型貨運企業提升動態監控水平,為運輸車輛動態監管提供技術支撐。

        《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同時提出,重型載貨汽車和半掛牽引車應在出廠前安裝衛星定位裝置,并接入道路貨運公共平臺。進入運輸市場的重型載貨汽車和半掛牽引車必須安裝符合標準的衛星定位裝置,并接入道路貨運公共平臺。凡未按要求接入的,不予市場準入審批。

        道路運輸經營者使用衛星定位裝置出現故障不能保持在線的運輸車輛從事經營活動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800元罰款。對于破壞衛星定位裝置以及惡意人為干擾、屏蔽衛星定位裝置信號的;偽造、篡改、刪除車輛動態監控數據的行為,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若違反本辦法規定,并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我國個體運營貨車、客車大部分采用掛靠方式。有些貨運、客運企業掛靠車輛疏于管理,甚至車輛發生重大安全交通事故,發生5人、10人傷亡的事故有的運輸企業都不知道。

        另外,對駕駛人的管理也處于失控狀態,只負責收車輛的掛靠費,對車輛、駕駛人的安全教育管理跟不上。

        通過運輸車輛動態監管,對提高運輸車輛安全水平起到引導作用。在政策層面可以起到鼓勵一些安全性能較低車輛替代和退出,引導客車、貨車運輸企業規模化發展,促進產品信息通訊技術升級。

        擴展知識:

        1、有什么辦法能實時掌握營運車輛的動態?
        安裝GPS衛星定位裝置,隨時可以實時看到車輛的狀態,比如停駛、位置、運行、速度、油耗、轉速、幾個月的行駛軌跡回放,開車的駕駛員是誰等等,都是實時的數據。

        2、動態監控管理,對于車輛上線率或在線率有什么具體要求?
        車輛動態監控管理制度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及《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要 求,實現道路運輸業由靜態監管向動態監管,事后處理向事前預防的 轉變 進一步規范公司車輛車載終端及監控平臺的安裝、使用、管理, 特制定本制度。 車載終端系統安裝與維護
        1、使用的車輛衛星定位系統平臺符合以下標準要求: 《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系統車載終端技術要求》JT/T 794-2011 《道路運輸車輛衛星系統車載終端通訊協議及數據格式》 JT/808-2011
        2、駕駛人員應通過培訓教育學會正確使用車載終端系統 接受公司 監控平臺的管理,由本車駕駛人員全權負責對車載終端日常維護工作 發現車載終端不能正常使用時,應及時向公司有關管理人員報告,及時進行維護,且不得拒絕維護人員對設備的檢查和維護。
        3、確保車載系統處于良好運行狀態,嚴禁人為關閉車載終端或屏蔽 衛星定位信號,如拔線、灌水、遮擋接收天線等私自改接電源、變更 車載終端的使用性質和結構。
        4、在行駛過程中如沒有其他特殊情況,不要向監控平臺發送與車輛行 駛無關的消息。
        5、嚴禁向監控平臺發送虛假報警信息,擾亂管理工作平臺的正常使 用和破壞報警功能,不能私自撤換、加裝車載設備或將其另作他用。
        6、車輛在運行途中遭遇惡劣天氣、道路堵塞、交通事故、車輛拋錨、 交通管制或搶劫等緊急情況時,應立即向監控平臺發送信息進行報告。
        7、自覺接受管理平臺的監控,對車載終端或監控管理平臺發送的警 示、糾正違法違規行為通訊信息時,必須立即糾正違法違規行為,確 保車輛按照有關規定正常運行。
        8、SIM卡是車載系統的信息傳輸載體,任何人不得私自取出另作他用。
        9、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車輛進入加油站時,嚴禁接聽或撥打車載電話及操作車載終端設備。
        10、操作車輛定位系統應注意行車安全。
        11、車載系統是一種高精密設備, 應保持終端設備清潔、干燥 附近 不得堆放雜物或使用帶有金屬成分的物品 對設備造成屏蔽或無線 干擾 應注意保養,不得用清洗劑或水清洗設備,避免因進水而導致電 路短路燒壞車載設備。
        12、應與公司管理部門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技術人員正確安裝、維 護、更換設備 確保終端設備更換、維護、維修到位。
        13、車載終端設備的拆裝必須經生產、安全部門同意后 由公司派人 進行拆裝,任何人不得私自拆裝。

        3、動態監控平臺使用與管理?
        1、監控人員崗位職責:堅守監控崗位,不擅自離崗,遵紀守法,不徇私舞弊。
        2、認真學習動態監控操作和管理制度,熟悉并掌握車載終端監控管理系統的各項功能和具體操作,愛護監控設備,保證監控平臺正常運
        3、及時在監控平臺上完善、更新車輛和駕駛人等基礎資料情況的錄入工作,保證車輛基礎數據的完善性和準確性。
        4、每日確保監控平臺的適時在線監控,若遇客觀原因不能登陸平臺, 要及時報告公司監控負責人,以便及時協調處理。
        5、嚴禁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規定對監控的車輛行駛速度 進行擅自修訂,對應正常運行而沒有定位數據返回、無法定位的車輛 及時通知技術人員查明原因,并在事后及時進行嚴肅處理超速行 駛、以及竄線、要及時發送短信警告,采取措施進行制止、糾正 在事后及時通知車輛公司進行嚴肅處理。
        6、負責本公監控管理系統的日常監控情況,及時做好各類監控信息 數據的處置、登記、歸檔等各項工作。內容記錄填寫要詳實、準確、 歸檔要規范、及時。
        7、協助配合相關部門和單位,提供監控平臺相關技術數據和依據。

        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評論

        網站聲明:交通違章查詢網刊載內容均來自當地機構或網絡,主要以學習交流為目的,包括但不限于問題和政策等內容,并不意味著認同其觀點或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將鏈接反饋給我們,核實后會盡快處理。
        Email:********@qq.com

        業務: 問題:
        Top11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 狠狠操.com| 日韩高清在线中文字带字幕| 国产办公室gv西装男|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调教她的尿孔h导尿| 妞干网手机视频|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 韩国免费A级作爱片无码| 成人午夜性a级毛片免费|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 欧美又粗又长又爽做受| 无码人妻H动漫中文字幕|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澡人人| 2020国产精品视频|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有码在线| 再深点灬舒服灬舒服点男同| 2019天天操天天干天天透| 少妇激情av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超污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线在线精品| 丰满爆乳一区二区三区| 特级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www| 国产剧情在线视频| 在线国产你懂的| 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亚洲欧美视频一级| 邻居的又大又硬又粗好爽|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免费| 久99频这里只精品23热视频| 有坂深雪初尝黑人在线观看| 动漫av在线播放| www.色日本| 小妇人电影中文在线观看 | 日本一卡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三级中文字幕| 美国大片免费收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在线专区| 中文字幕无线码中文字幕免费|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