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違章查詢網

        交通違章查詢

        所有地區
        當前位置: 交通違章查詢網 > 交通法規 > 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釋

        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釋

        時間:2016-10-26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0年1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36次會議通過法釋〔2000〕33號)

        為依法懲處交通肇事犯罪活動,根據刑法有關規定,現將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從事交通運輸人員或者非交通運輸人員,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責任的基礎上,對于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條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

        (六)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第三條“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規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第四條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第五條“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

        第六條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第七條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或者機動車輛承包人指使、強令他人違章駕駛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釋第二條規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第八條在實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內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和本解釋的有關規定辦理。

        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外,駕駛機動車輛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傷亡或者致使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分別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百三十五條、第二百三十三條等規定定罪處罰。

        第九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在三十萬元至六十萬元、六十萬元至一百萬元的幅度內,確定本地區執行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第(三)項、第四條第(三)項的起點數額標準,并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交通肇事罪的司法解釋第19條如何理解

        問題不準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交通肇事罪的司法解釋全稱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只有9條,沒有19條;

        另《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有29條,其中第十九條規定的是:

        未依法投保交強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投保義務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投保義務人和侵權人不是同一人,當事人請求投保義務人和侵權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從規定來看,應該這樣理解:根據相關規定,機動車所有人(投保義務人)必須為機動車投保交強險、自愿投保商業三者險,發生交通事故,先由承包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不足部分由承保商業三者險的保險公司根據保險合同予以賠償,仍有不足的,依照 道路交通安全法 和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由侵權人予以賠償;如果機動車所有人沒有為機動車投保交強險,發生交通事故,全部責任都要有機動車所有人、駕駛人賠償,當事人請求投保義務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見第十六條 同時投保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以下簡稱“交強險”)和第三者責任商業保險(以下簡稱“商業三者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同時起訴侵權人和保險公司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下列規則確定賠償責任:

        (一)先由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

        (二)不足部分,由承保商業三者險的保險公司根據保險合同予以賠償;

        (三)仍有不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由侵權人予以賠償。

        被侵權人或者其近親屬請求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優先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交通肇事罪的認定和刑事責任

        一、交通肇事罪認定

        如何認定交通肇事罪的性質,如何區分交通肇事罪的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是要闡述的重點,下面,筆者想重點談談交通肇事罪如何認定的問題。

        (一)要劃清交通肇事罪與非罪的界限。應著重把握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要看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有過失。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有過失,可以構成交通肇事罪;如果行為人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交通事故,則不存在罪過,因而不能認定是犯罪。二是要看行為人有無交通違法行為,造成了多大的危害后果。行為人必須因交通肇事造成一定的后果,且對該后果負責的條件下,才能構成交通肇事犯罪。比如,如果行為人的行為雖然在客觀上造成了某種危害結果,但既沒有違法交通管理法規,主觀上也不具有過失,則應當屬于交通事故中的意外事件。

        (二)要劃清交通肇事罪與其他幾種罪的界限。

        1、要把交通肇事致人重傷、死亡與故意殺人、 故意傷害罪區別開來。區別的要點在行為人的主觀態度,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而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顯然為故意犯罪。發生交通事故后,以下兩種情況歷來是按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論處的。一是肇事后,為殺人滅口,而又故意將傷者撞死的;二是肇事后明知被害人被拖掛在車下,為逃逸而不顧被害人生死,致被害人傷殘、死亡的。

        2、交通肇事罪同與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的界限。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且必須造成嚴重后果;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主觀上是故意,行為對象是不特定的多數人,不要求必須造成嚴重后果。

        3、交通肇事致人重傷、死亡與過失致人重傷、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區別。交通肇事罪發生于交通運輸過程中,與交通工具相聯系;后者發生與日常生活中,過失致他人重傷、死亡。

        4、交通肇事罪與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重大責任事故罪的區別。區別的要點在于事故發生的時空條件。交通肇事罪發生的時空條件原則上限于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另外,交通肇事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而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和重大責任事故罪的主體要求為特殊主體。

        5、此外,要把交通肇事罪與過失損壞交通工具罪的區別是:前罪有違反交通運輸法規的法定要求,而后罪沒有違規的法定要求。

        二、交通肇事罪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第133條的規定,對交通肇事罪規定了三個不同的刑級(量刑檔次):

        1.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此處所謂“發生重大事故”,根據《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1)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解釋》第2條第2款規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1)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2)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3)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4)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5)嚴重超載駕駛的;

        (6)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這里應注意兩個問題:

        (1)司法解釋將財產損失數額限定為“無能力賠償數額”,據此,在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的情況下,不管交通肇事行為造成何種財產損失,只要行為人能夠賠償,則不成立犯罪。有人認為這會造成實質的不公平。但其實,如此規定是有合理性的,首先,在我國刑法中,只有故意毀壞財物罪,過失毀壞財物一般是不構成犯罪的,如此規定也符合刑法的謙抑性原則。其次,如肇事者承擔了賠償責任則使自己承擔了損失,如果仍與未承擔損失賠償責任的肇事者一樣定罪處罰,這其實更不公平。

        (2)按該《解釋》,對于構成犯罪所要求的“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僅指“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不包括對肇事者本人的財產所造成的損失。

        2.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謂“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釋》第3條規定,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和第2款第(1)至(5)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這里要注意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所謂“其他特別惡劣情節”,《解釋》第4條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2)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解釋》,“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論上對“因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諸多不同的觀點。本書認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態度應限于過失,因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犯罪,為保持犯罪構成的純潔性,其加重構成的心理態度也應是過失。故《解釋》規定: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232條、第234條第2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釋評論

        網站聲明:交通違章查詢網刊載內容均來自當地機構或網絡,主要以學習交流為目的,包括但不限于問題和政策等內容,并不意味著認同其觀點或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將鏈接反饋給我們,核實后會盡快處理。
        Email:********@qq.com

        • 暫無相關問題

        業務: 問題:
        Top11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三级电影在线看| 一级毛片在线不卡直接观看| 男女肉粗暴进来动态图|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app| 久久无码无码久久综合综合 |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黄乱色伦短篇小说h| 在车上狠狠的吸她的奶| 丰满少妇AAAAAA爰片毛片| 男女同房猛烈无遮挡动态图|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产拍|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台湾swag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播放全免费| 大乳丰满人妻中文字幕日本 |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亚美研究所 | 韩国三级日本三级美三级| 小雪校花的好大的奶好爽| 五月天婷婷社区|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华人亚洲欧美精品国产| 麻豆国产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日韩专区| 丰满少妇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一级黄色影院|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美女扒开尿口让男人30视频| 国内xxxx乱子另类| 一级特黄aaa大片免费看| 日韩xxxx厕所撒尿视频|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爱情岛论坛亚洲品质自拍视频网站 | 国产精品国产免费无码专区不卡 |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HUGEBOOBS熟妇大波霸|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佐藤遥希在线播放一二区| 黄色福利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