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杭州市調整機動車工作日高峰時段區域“錯峰限行”交通管理措施。據悉,此次調整措施對非浙A號牌機動車的禁行道路明確為“錯峰限行”區域以及繞城高速合圍區域內的含匝道、附屬橋梁、隧道的高架道路;外地車進杭州限行時間規定為工作日的早高峰7時至9時,晚高峰為16時30分至18時30分。
杭州外地車限行時間:工作日限行時間(上午7:00-9:00,下午16:30-18:30),全號段禁行。所有外地車不能進入限行區域及繞城高速以內的高架道路。
對于浙A車牌的駕駛員來說,錯峰限行的范圍還是跟以前一樣。但限行的時間有了明顯變化,變成了——工作日上午7:00-9:00,下午16:30-18:30。同樣是受限車輛,對比以前的限行時間,早晚各多出了半個小時。
非限行時段非浙A牌照車輛可以自由通行,包括高架道路。
周六周日(含公休日)特指旅游旺季(一般5月-10月或12月)西湖景區所有車按單雙號全天限行,8:30-17:00 單號日期允許尾號單號車子進西湖景區、雙號日子允許尾號雙號車子進。
限制措施:在實施時間段內,凡懸掛小型車號牌(藍牌,含個性化牌照、臨時號牌)的機動車輛,其號牌最后一位阿拉伯數字與公歷日單雙號不一致的,禁止在實施范圍內通行,即小型車號牌最后一位阿拉伯數字為1、3、5、7、9的,在奇數日通行;2、4、6、8、0的,在偶數日通行。
機動車在工作日按機動車號牌(含臨時號牌)最后一位阿拉伯數字對應,在“錯峰限行”區域內,按“錯峰限行”時段禁止通行,對應的“錯峰限行”機動車號牌(含臨時號牌)末位數字分別為:
星期一為1和9 星期二為2和8 星期三為3和7 星期四為4和6星期五為5和0。
留祥路—石祥路—石橋路—秋濤路—復興路—老復興路—虎跑路—滿覺隴路—五老峰隧道—吉慶山隧道—梅靈北路—九里松隧道—靈溪南路—靈溪隧道—西溪路—紫金港路—文一西路—古墩路構成的圍合區域內所有道路以及高架橋和隧道。
除虎跑路、滿覺隴路、五老峰隧道、吉慶山隧道、梅靈北路、九里松隧道、靈溪南路、靈溪隧道、西溪路外,其他圍合道路均不含。
繞城內:高架道路禁行范圍全市繞城高速以內的所有高架道路,包括時代-中河-上塘高架、秋石高架、彩虹快速路、德勝高架、石大-留石高架等。
時代-中河-上塘高架:南起冠山隧道南接線上下匝道,北至康橋路上下匝道的高架道路為禁行范圍。
秋石高架:南起機場路上下匝道,北至繞城公路以北秋石高架主橋面出入口的高架(隧道)道路為禁行范圍
彩虹快速路:西起之江大橋橋東隧道入口,東至江暉路上匝道的高架(隧道)道路為禁行范圍。
德勝高架:西起保俶路上下匝道,東至文澤北路東入口的高架道路為禁行范圍。
石大-留石高架:西起郭家厙上下匝道,東至筧丁路上下匝道的高架道路為禁行范圍。
主城區:以下地面道路外圍可通行“留祥路—石祥路—石橋路—秋濤路—復興路—老復興路—虎跑路—滿覺隴路—五老峰隧道—吉慶山隧道—梅靈北路—九里松隧道—靈溪南路—靈溪隧道—西溪路—紫金港路—文一西路—古墩路”構成的圍合區域內所有地面道路為禁行道路。其中,虎跑路、滿覺隴路、五老峰隧道、吉慶山隧道、梅靈北路、九里松隧道、靈溪南路、靈溪隧道、西溪路等邊界道路可以通行。
按規定,受限機動車在“錯峰限行”時段,駛入“錯峰限行”范圍內道路的將處100元罰款,記3分;造成交通事故的,處200元罰款,記3分。
1、杭州限行時間違規停車罰多少錢?
受限機動車,在“錯峰限行”臨近時間段,在道路上停車等候放行而影響其他車輛、行人通行的,按“不按規定臨時停車影響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的”定性,處50元罰款。若駕駛員離開車輛的,按“不按規定停放停車影響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的”定性,處150元罰款。
2、外地車牌在杭州市區違反限行規定怎樣交罰款?
需要在杭州處理。省內高速不管哪里違章都可以到彭埠收費站旁邊的高速交警支隊處理。杭州市區路面違章(含機動車道違章停車)可以到市區任意交警大隊、各區行政服務中心交警窗口處理。非機動車違停到城管隊處理。在紹興路焦家村鐵路貨場附近及兩個火車站內違章到杭州鐵路交警處理。
若辦了工行的暢通卡的。在杭州交通網上自助繳費那里可以試試看能否處理。若是杭州車牌處理
杭州交警
的違章肯定可以(50%以上超速、城管不能處理)。
3、五一杭州外地車能進去嗎?
可以的。市區因為是節假日,取消高峰期尾號限行。
但是西湖景區會采取單雙號限行,要注意下。
西湖北線五一假期每天8時30分至17時:靈溪隧道(靈隱支路口至西溪路口段)施行機動車由南向北單向通行,但允許公交車、大客車、出租車由北向南通行;靈隱路(靈溪南路口至曙光路口段)施行機動車由東向西單向通行;北山路(曙光路口至保俶路口段)施行機動車由東向西單向通行,但允許公交車、大客車、出租車由西向東通行;龍井路(靈隱路口至三臺山路口段)施行機動車由北向南單向通行;龍井支路(龍井路口至楊公堤路口段)施行機動車由西向東單向通浮。
網站聲明:交通違章查詢網刊載內容均來自當地機構或網絡,主要以學習交流為目的,包括但不限于問題和政策等內容,并不意味著認同其觀點或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將鏈接反饋給我們,核實后會盡快處理。
Email:********@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