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交通事故造成后往往要尋找保險公司進行相應理賠,交通事故賠償范圍包括:醫療費,搶救費,傷殘補償,死亡賠償,喪葬費等,那么就交通事故到底保險公司要怎么賠償呢,賠償額度又該有多少呢?今天小編通過實際案例給大家做個具體分析。
一司機交通肇事后逃逸,全責賠付受害人家屬后,向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索賠,遭拒絕。8月13日,河南省湯陰縣人民法院對這起保險合同索賠案作出一審判決,承保車輛交強險的保險公司賠償事故損失11萬元。
今年5月20日晚,湯陰縣宜溝鎮的王三,駕駛自己的面包車從縣城沿107國道回家,因車輛燈光弱,將同向騎自行車行駛的李四撞死。事故發生后,王三未停車保護現場,駕車逃逸。經事故責任認定,王三負事故全部責任。
事故發生后,王三一次性賠償受害人家屬20萬元。因王三的面包車于2008年12月25日在湯陰縣某保險公司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申請理賠,保險公司以王三肇事逃逸,拒絕理賠,為此,王三將保險公司告上法庭。
法院審理后認為:根據保險合同條款責任部分約定,承保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致使受害人人身傷亡的,依法應由王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保險公司應在責任限額11萬元內承擔賠償。如發生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證,醉酒駕車、被保險機動車盜搶期間肇事、故意制造交通事故情形的,交強險不予以承擔責任。顯然肇事逃逸不在此列,保險合同條款也未列明肇事逃逸是責任免除范圍,故保險公司應承擔理賠責任。
1、不賠之一酒后駕車
案例 去年8月晚,孫先生在駕駛途中與其他車輛發生追尾事故。事后,交警部門認定孫先生酒后駕車,應負全部責任。孫先生要求保險公司按照第三者責任險進行賠付。他認為,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不過,孫先生去保險公司理賠時卻遭到了“閉門羹”。
不賠原因:保險公司理賠人員對此表示,該公司車險保單條款中已經明確提示,保險公司不負責因駕駛員飲酒造成的損失或經濟賠償責任。而我國《保險法》也規定,被保險人在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的情況下未履行告知義務,保險公司不承擔因此發生的事故賠償責任,酒后駕車就屬于這種情況。
2、不賠之二無牌照車出險
案例 陳先生花10多萬元買了輛新車,并為新車投保了車損險、全車盜搶險、第三者責任險等,一次繳納了保費。但出乎意料,不到一星期,在車牌尚未辦好之際,陳先生的新車卻被偷了。在報案并多次自行尋找無果后,于是,陳先生到保險公司索賠,卻被拒賠了。
不賠原因:新車保險單上有特別規定:“本保單項下全車盜搶責任險責任自車輛上牌之日起生效”,因為自己的車牌尚未領到,所以保險公司不負賠償責任。據業內人士介紹,新車投保車損險、第三者責任險和其他附加險可以用發動機號、車架號辦理登記手續,出險后也可以據此認定。而全車盜搶險就不同了,只有正式的牌照才能表明車輛的身份,沒有車牌號碼沒有辦法為車輛登記,一旦車輛被盜搶,無法證實車輛身份,對保險公司來說風險很大,所以目前各大保險公司都要求只有在機動車輛上牌后,才正式開始承擔保險責任。陳先生車輛丟失在上牌照之前,盜搶險的保險責任尚未開始,保險公司自然不負責賠償。
3、不賠之三駕車撞了自家人
開車撞上家里人的情況雖不多見,但確實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情,這一案例曾經轟動全國。
案例 劉先生開著一輛北京吉普,快到家門口時不知道怎么搞的撞倒了一位行人。劉先生下車一看,是自己的妻子何女士。何女士受傷住了一個多月的醫院,花了幾萬元。妻子住院期間,劉先生想起這輛車上了三者險,就找保險公司索賠,被保險公司拒絕。
4、不賠之四對方全責你不追償
案例 去年4月的一個凌晨,小朱開車不幸和別人相撞,車輛嚴重損傷。因為對方喝了酒違規行駛,不是小朱的責任。但是事發后,對方不想賠錢想耍賴。小朱不想跟對方糾纏,直接向保險公司索賠,被保險公司拒絕。
不賠原因:被保險人必須先向第三方索賠,才有可能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一旦放棄了向第三方追償的權利,也就放棄了向保險公司要求賠償的權利。
5、不賠之五未年檢車輛出險
案例 一位車友開一輛捷達車兩年了,每年都上全險,因此對愛車的保障十分有信心。不久前,車輛丟失。去保險公司報案理賠,保險公司答復是:不賠!因為該車當年沒年檢。
不賠原因:根據保險合同,保險只對合格車輛生效,對于未年檢的車輛只能視為不合格車輛,在這種情況下,您上了保險也是白上。記者從北京多家產險公司了解到,每年都有因為車輛沒年檢而拒賠的事情發生。
6、不賠之六駕駛人未年審
案例 劉女士開富康車5年了,2006年的一天,在正常行駛中因為躲避路人撞在橋頭的石欄桿上。車上人員未受嚴重傷害,但車輛嚴重受損。該車投保了某保險公司的車損險、盜搶險、三者險以及不計免賠4項保險。但到保險公司報案后,卻被保險公司拒絕。
不賠原因:保險公司給出的理由是:因為劉女士沒有年審。保險條款上已寫明,如果駕駛人未年審或沒有駕照,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因為沒有年審或者沒有駕照,就無法證明你有駕車資格,國家根本就不允許你駕車上路。保險公司自然不會為這種“不合格”買單。
1、向保險公司報案。通常一起交通事故發生后,車輛方不僅要向當地的交通管理部門報案,同時要在事故發生后的48小時內向保險公司報案。
2、事故現場勘查、檢驗。保險公司接到出險報案后,應當立即安排公司理賠人員或委托的公估機構、技術鑒定機構、海外代理人到事故現場勘查事故經過,了解涉及的損失情況,查閱和初步收集與事故性質、原因和損失情況等有關的證據和資料,確認事故是否屬于保險責任,必要時委托專門的技術鑒定部門或科研機構提供專業技術支持。
3、定損估價。保險公司相關人員對交通事故現場進行勘查、檢驗后,就應該對此次事故造成的損失估價。如果被保險人認為保險公司的定損估價有問題時,被保險人也可以向保險公司提出異議,同時自己委托相關機構對損失作出估價。保險公司與被保險人對損失估計達成一致,就進行下一步流程。
4、提交索賠材料。權利雖然被賦予了,但是如果自己不懂得主張的話,那權利很可能就是白費的。所以,當確定了損失以后,被保險人就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了。通常,被保險人向保險公司索賠的時候,要提交如保險單、索賠申請等與該起事故有關的單證材料,方便保險公司核實。
5、賠款的計算和審核。保險公司審核了被保險人所提交的索賠材料以后,如果真實可靠,保險公司就應該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承擔保險責任,確定具體的賠償款數額。
6、領取保險金。保險公司作出了賠償決定后,就可以通知被保險人在規定的期限內到保險公司領取保險金。
7、協助追償。在很多情況下,保險公司在賠付了被保險人的損失后,法律還賦予了保險公司向真正的肇事方索賠。此時,被保險人不能認為反正自己已經獲得了賠償,就拒絕幫助甚至阻礙保險公司向真正的肇事方索賠。
根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十八條 被保險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由被保險人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保險金。保險公司應當自收到賠償申請之日起1日內,書面告知被保險人需要向保險公司提供的與賠償有關的證明和資料。
第二十九條 保險公司應當自收到被保險人提供的證明和資料之日起5日內,對是否屬于保險責任作出核定,并將結果通知被保險人;對不屬于保險責任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對屬于保險責任的,在與被保險人達成賠償保險金的協議后10日內,賠償保險金。
1.死亡賠償金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九條規定的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2.交通費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三條規定:“?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交通費應當以正式票據為憑;有關憑據應當與就醫地點、時間、人數、次數相符合。
3.住宿費
外地就醫、配置殘疾輔助器具、傷殘、死亡親屬參加交通事故處理、辦理喪葬事宜等費用,住宿費=國家機關一般人員出差住宿標準*住宿天數(40元/天)。
4.醫療費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規定,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必要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
5.誤工費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規定: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1、交通事故致使第三方死亡的保險公司賠償標準?
【答】 強險的賠償是:
(1)死亡傷殘賠償限額(110000元):是指被保險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保險人對每次保險事故所有受害人的死亡傷殘費用所承擔的最高賠償金額。
(2)死亡傷殘費用包括喪葬費、死亡補償費、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用、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護理費、康復費、交通費、被撫養人生活費、住宿費、誤工費,被保險人依照法院判決或者調解承擔的精神損害撫慰金。商業險,看保險合同。
2、交通事故賠償是不是也由主責任方保險公司承擔?
【答】 如果事故責任劃分的是主次責任,那么雙方都要互相賠償的。主責的承擔70%的賠償責任,次責的承擔30%的賠償。如果只是投保了交強險,那么保險的賠償款不一定夠,如果不夠的話,交強險賠償完畢后,超出交強險額度的還是要個人承擔。也是按照責任劃分的比例來承擔。
3、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答】 一旦發生了保險事故,投保人、被保險人也要秉著坦誠的態度,主動配合保險公司的調查等。再有,保險公司拒賠時,除了向保險公司本身進行投訴外,還有當地保監局的信訪辦、市保險同業公會的保險糾紛調解委員會,甚至可以通過仲裁、訴訟等方法來解決。
網站聲明:交通違章查詢網刊載內容均來自當地機構或網絡,主要以學習交流為目的,包括但不限于問題和政策等內容,并不意味著認同其觀點或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將鏈接反饋給我們,核實后會盡快處理。
Email:********@qq.com